陕西文化旅游网欢迎您!欢迎, 手机网站|购物车|收藏本页|联系我们

资讯热线:029-84510053

注册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文旅 » 历史人文 » 正文

历史学家司马迁对人类的八大贡献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08-07  浏览次数:5509
核心提示: 司马迁(公元前145年-公元前90年),字子长,夏阳(今陕西韩城南)人,一说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 。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、文学家

视频展示
  司马迁(公元前145年-公元前90年),字子长,夏阳(今陕西韩城南)人,一说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  。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司马谈之子,任太史令,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,后任中书令。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,被后世尊称为史迁、太史公、历史之父。
  
 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、董仲舒,漫游各地,了解风俗,采集传闻。初任郎中,奉使西南。元封三年(前108)任太史令,继承父业,著述历史。他以其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《史记》(原名《太史公书》)。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,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,到汉武帝元狩元年,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,是“二十五史”之首,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
1550545K0-1
 
韩城司马迁祠
  
  为什么有说司马迁是夏阳(今陕西韩城南)人,有说是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?司马迁到底出生于何地? 《太史公自序》云:“迁生龙门,耕牧河山之阳。”此龙门在何处,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,一说在今陕西韩城县,一说在今山西河津县。
  
  最早持陕西韩城说者是唐代的张守节,他在《史记》“正义”中说:龙门山在夏阳县(今韩城县),“龙门在同州韩城县北五十里……龙门山在夏阳县,迁即汉夏阳县人也,至唐改曰韩城县”。王国维先生亦持此说,他在《观堂集林》中说:“然公自云生龙门者,未必专指龙门山下。”近来有人反对王国维的观点,认为王氏的看法仅为一种猜测而已,司马迁在自序中对自己列祖列宗的分散情况记载详实,均非专用古地名,何以对自己的出生地偏要用古地名呢?还有人认为司马迁自序中的龙门不是指人们通常所说的龙门(禹门口),而是指韩城县鬼东乡的“龙门寨”(小龙门)。其理由是:韩城县鬼东乡徐村住有冯、同二姓,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。他们自称,原本为司马姓氏,因为司马迁受腐刑,后人感到不光彩,改了姓氏:在司马的“司”字左边加一竖,成为“同”字;在“马”字左边两点,成为“冯”字,并列陕西韩城芝川镇司马迁庙为佐证。持反对意见者认为:司马迁受刑入狱,两三年后即出狱入朝为中书令,他本人没改过姓氏,后世的人们多为他抱不平,司马迁的后裔不会引以为耻,更改姓氏。至于芝川镇的司马迁庙,是北宋治平元年(公元1064年)所建,距司马迁生活的年代晚约1000年,以之为佐证,很勉强。据说,韩城芝川镇的司马迁庙又称“望祖庙”,其庙宇并非正南正北,而是呈西南-----东北向,正朝向黄河东岸的河津县龙门山,则“望祖庙”之称是有来由的。
  
  持山西河津县说者认为, 自古以来,龙门(包括龙门山、禹门口)都记载在山西河津县。汉代孔安国的《尚书传》说:“龙门山在河东之西界”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说,龙门县,秦置为皮氏县,汉为河东郡。后魏太武帝改皮氏为龙门县,因龙门山为名。县西20里龙门山上有大禹祠。并云龙门口在县北25里,唐之龙门县即今河津县。黄河自西北而东南出禹门口,急转弯由北而南流去,正是司马迁所说的“耕牧河山之阳”的地方,即黄河之北,龙门山之南。“迁生龙门”,在汉代这是一个以龙门山为中心的地理、地域概念,不是行政区域的概念。元代王世诚在《河津县总图记》中,对“迁生龙门”有如下说明和记述:“太史公自序曰:迁生龙门,居于太和坊”、“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为之建石室,立碑树垣”,“是其坟墟所在矣,司马迁墓前有庙,庙前有碑”。即“汉太史司马故里”碑,此碑兴修水利时毁之。现在该村仍有司马姓氏的居民。
  
  为什么晋代会在这里建司马迁庙?论者认为同晋代汉阳太守殷济有直接关系。殷济,祖籍晋。他瞻仰司马迁遗文,向当朝上书:西汉司马迁是有功德之人,和当朝虽非同族也是同姓,建议为此人作纪念物。晋代重视出身门第,门阀世族盛行,在司马迁出生地建筑纪念物是顺理成章的事。综合上述,两种观点各有所据。司马迁究竟出生于何地,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。
  
  接下来主要说说司马迁的主要成就,可以说没有司马迁撰著《史记》,就没有东方文明。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,他早在两千多年完成的《史记》,是一部搏大精深、体系完整、规模宏大、气魄磅礴、识见超群的历史巨著,奠定了中国“正史”的基础。《史记》是有史以来,世界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。郭沫若先生认为他是孔子之后的另一位文化巨匠。这里仅以他对人类的8大贡献作些介绍。
  
“成一家之言”的世界历史之父,超前思维的经济思想,肯定中华各民族都是黄帝的子孙,为至圣孔子等教育家树碑立传,总结古代天文历法的光辉成就,当之无愧的地理学家,提出军事地理学与兵法经商思想,与屈原比肩的杰出文学家。
 
 
 
关键词: 陕西文化旅游网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